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青年届有一匹黑马横空出世,成为了年轻人继搓背、修脚后的“新晋宠儿”——采耳。
民间流传:
“人生三大乐,结婚搓麻掏耳朵”
“人生最快活,采耳洗脚修个jio”
采耳,俗称“掏耳朵”,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惬意享受。殊不知,一种耳部疾病悄无声息地混进了这场“全民惬意”的狂欢。
在讨论该不该去采耳之前,咱们先聊聊耳屎是什么?
东莞康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刘阳云介绍,耳屎又称“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内的耵聍腺所分泌的淡黄色黏稠分泌物,它其实是个好东西。
1.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鼓膜和黏附外物(如灰尘、虫子等)的作用;
2. 富含油脂的耵聍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从而使鼓膜处于最佳运动状态;
3. 含有脂肪酸的耵聍,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4. 其对传入的声波起到缓冲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强声震伤。
生活中有些人热衷于采耳
却不知道错误、频繁的釆耳方式
可能会引发多种耳部疾病
“外耳道真菌病”,我们戏称“耳脚气病”“耳毛毛病”。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不当挖耳或外耳道进水后,引起外耳道内寄居的青霉菌、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等过度繁殖,导致外耳道真菌病出现。患者会自觉耳部明显瘙痒、听力下降、耳闷、耳鸣等相应症状出现,若伴有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及流脓。检查时多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者烟灰色霉苔,其状如薄膜或粉丝,甚似发霉。揭去苔膜,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面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有些人总抵挡不住掏耳的“诱惑”,前一天美滋滋地享受采耳的惬意,第二天耳朵便奇痒难耐。
什么原因造成的耳病?
1.不卫生导致交叉感染。采耳过程中,所有人使用的都是同一个掏耳勺,消毒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引发疾病。
2.工具不专业损伤耳膜。“采耳师”使用的工具一般是毛刷、耳勺和头灯,并非医院的专业工具,医生清理耳道时头顶带的是反光镜,会将光源聚集到一点,能清楚看到耳道内部;而有的采耳师所戴头灯,无法看清耳道内部。
一旦用力不当,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导致耳鸣、疼痛、听力下降等后果。
到底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当出现“外耳道真菌病”的相关症状后,专科医生会使用负压吸引器清理外耳道,保持外耳道清洁。同时外用硼酸酒精滴耳液,每日两次,疗程是一周。
外耳道分泌物减少后可涂抹皮炎平软膏、艾洛松软膏或克霉唑乳膏、达克宁乳膏等,疗程是两周,治疗期间需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外耳道进水,外耳道真菌感染即可恢复。
聊到这儿你明白了吧?耳屎不是你想掏就能掏的,想要安全掏耳,建议大家前往正规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正确处理。
采耳虽舒服,但是要谨慎!
专家介绍
刘阳云
东莞康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岭南名医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硕士、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编委。担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10余个学术职务。先后在解放军第一六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三甲医院学习、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30年。擅长耳鼻咽喉及头颈面部各种良恶性肿瘤切除与重建术。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2个国家级多中心研究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获全军医疗成果奖3项。荣立三等功3次,享受军队特殊人才津贴。先后被评为:“岭南名医”“南粤好医生”“三湘好生”“全军优秀科技干部”。
吴湘萍
东莞康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副教授、岭南名医
华南名医联盟-东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盟副理事长、东莞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嗓音咽喉联盟委员等。先后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进修学习,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习及工作近20余年。擅长内镜下鼻-鼻窦炎性疾病及鼻颅肿瘤的切除与修复,显微镜及耳内镜下鼓室成型、人工听骨植入及各种外耳、中耳病变切除与功能重建,鼾症诊治等,获市级科研项目2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参与国家多中心研究项目2项。
沈康
副主任医师
医疗组长
东莞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2002年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毕业后在三甲医院工作至今。2011年在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半年。能熟练掌握鼻内窥镜、电子喉镜、耳内镜的检查工作,能够独立完成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经鼻内镜鼻窦手术、鼻息肉切除术、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扁桃体切除术,小儿鼾症及成人鼾症手术,喉良性肿瘤切除术。在省级专业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预约方式:
微信搜索“东莞康华医院服务号”—就诊服务—预约挂号—五官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护士站联系方式:0769-22823525